深圳市上喜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唐总 13510961399
电话:0755-88821068
传真:0755-61658551
网址:www.solar-heat.cn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万丰社区中心路16号长江大厦212-215
雨水收集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由于多年的城市开发建设和持续的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城市周围环境地质地质和水文过程的改变。在城市中,由于大面积地面硬质铺地、排水管道的普及,使得具有良好透水性的自然地表被改变,城市水文循环状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加大,原有城市河道普遍不能满足防洪排水要求。
雨水收集利用原理与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中国已是刻不容
缓。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30余年的研究,已将“市政设施绿化软化”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的一些干旱城市已经着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然而,在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着手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是雨水收集利用研究与实践的当务之急风景园林设计考虑充分利用雨水
现行公园、小区中园路的标高大多比绿地的标高要低,雨水很快从绿地流向硬地和排水道中,并且泥水污染了硬地,淤塞了下水道及河床,使得植物大多依靠自来水浇灌生长。目前城市中的植物不仅保持不了水土,相反却消耗了地下水。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将花坛(池)、草坪置于地面以下20cm左右的坑洼地中,树木 植于地面以下30~50cm的坑洼地中,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硬地。硬地表面的雨水流入绿地中并下渗,使植物生长茂盛,地下水位得以提高。这样既可节约大量绿化用水,又可减少清洁的工作量。
园林中的硬质铺装也应改变过去迅速疏导路面积水的做法,应用透水型铺装使雨水回 渗地下。北京团城铺设的倒梯形青砖为园中植物的雨水收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德国与日 本等国,透水型铺装已获得广泛应用,形成生产、施工、维护一系列配套体系。在大面积的停 车场、广场、人行道上广泛应用透水型铺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规划选址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中国城市中的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地下排水管网均是以尽快汇集与排除地面径流为目标,这就更加速了雨水向城市各条河道的汇集,使河道洪峰流量迅速形成,对低洼地带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往往形成洪涝灾害。在干旱缺水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将现有的排水系统加以改造,将雨水汇入城市公园的湖泊湿地之中,经生态净化后渗入地下,补充城市地下水。
城市用地在规划选址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与城市雨水收集相衔接的问题,利用现有的洼
地、湿地和湖泊,与地下水相连通。在进行总体布局阶段,应保证一定的水域面积。对于湖水的容量应以5年一遇的暴雨量进行计算,留下充分的缓冲地域。并且还应设置雨水储存、净化区域,减少雨水中污染物的危害,尤其要注重对污染较重的初期径流进行分离,保护后续渗透设施和收集利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利用自然的植物群落蓄积、净化雨水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为了防止“水华”,可以采取人工收藻、水体交换、水中曝气等措施,并根据河湖水质的污染成分有针对性地选择当地水生植物加以培植,移植到湖泊、河道中。
自然的植物环境是由乔灌草形成的生态群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减少地表径流、促进大气中水循环。然而,现在的城市绿地中过多的人工草坪,其根系浅,雨季不能吸收大量的降水,平时还要人工浇灌,浪费珍贵的水资源。因而,在城市绿地中应以 乔灌草组成的群落为主,维护良好生态环境。